敬鵬成功跨足車用電路板 專注本業 用專業深耕客戶

敬鵬成功跨足車用電路板 專注本業 用專業深耕客戶 2011-05-11

 

敬鵬成功跨足車用電路板 專注本業 用專業深耕客戶 2011-05-11

 

根據經濟部統計,預估車用電子將會是未來台灣成長最快速的產業之一,2006年車用電子產值僅560億元新臺幣,2010年已經成長到1,000億元新臺幣,2015年時預估將再增長3倍,到達3,000億元新臺幣。

台灣的車用電子產業在未來5年內能夠快速成長,一方面是來自於全球「汽車智慧化」趨勢下所衍生的市場需求,另一方面則是台灣在「汽車零組件」與「車用電子」產業中擁有亞洲最完整的供應鏈型態,從機械、模具、板金、輪胎、照明,到車用多媒體、車用IC、車用電腦及胎壓監控等。

相較於台灣電子業想要跨入汽車電子領域,僅能從技術門檻較低的「行車資訊」與「育樂設備」著手,敬鵬在產品的開發時程與實際貢獻的進度,顯然超前同業許多。

積極轉向 營收倍數成長

為了擺脫印刷電路板(Printed Circuit Board,簡稱PCB)產業競爭激烈的宿命,近幾年敬鵬董事長黃維金積極轉向利基型的汽車電子市場。

2005年,敬鵬先從汽車音響、儀表板等領域切入,主要的客戶以美商福特(Ford)為主;經過5年的耕耘,目前敬鵬的車用P C B板,不僅已經跨入到引擎、煞車系統、ABS等高安全需求的產品,下游客戶更已囊括全球前二十大車廠中的13家。其中對於品質要求極為嚴格的日本廠商,敬鵬車用PCB板的品質同樣深受肯定,並且順利地打入日系廠商的供應鏈體系。

反應在營收貢獻上,車用PCB板逐漸成為敬鵬重要的獲利來源。2006年,車用PCB板營收僅為16.6億元新臺幣,約占總營收的16%,2010年已經成長到約60億元新臺幣,占整體營收41%,預估2011年將可以進一步成長至50%的營收比重。從產品占營收比重年年上升的趨勢來看,敬鵬在車用PCB板的市場,可以說是已經進入到收成階段。

擴充規模 取得大廠訂單

談到切入車用PCB的過程,董事長黃維金表示:「跨入汽車電子領域的想法,30年前就已經存在。」時間回溯30年前,黃維金在國外跑業務時,發現歐美市場對於車用印刷電路板的需求非常大,當時敬鵬也想要跨入這個領域,並且信心滿滿地帶著樣品去拜訪美商福特,沒想到卻吃了閉門羹。

他回憶當時敬鵬的產品,不管是在價格或是品質都比其他同業具競爭力,但福特卻不願意採用,後來四處打聽,才知道當時福特擔心敬鵬的公司規模太小,萬一產品出了任何問題,敬鵬沒有辦法承擔。「就是害怕我們賠不起!」黃維金笑說。

由於汽車的使用著重在高速行駛環境下的安全,因此確保汽車零件的品質,保障駕駛及乘客的生命安全,才是所有國際車廠最重視的議題,零組件供應商能提供長期穩健的品質保證,遠比低廉的價格來得重要。

經歷了這一次挫敗之後,黃維金在公司的經營規則上,便採取穩扎穩打的原則,先創造長期穩定的獲利,然後再逐步地擴充公司的資本規模,一步一步地取得國際大廠的信任,而這一等,就是20年的時光,10年前敬鵬才真正開始切入汽車電子的領域。

通過驗證 全球市占上看10%

黃維金指出,車用PCB板的製作技術並不困難,但品質的要求卻非常嚴格,「零不良率」是國際大廠對於供應商的基本要求。因此一家公司管理制度的優劣,是決定能否跨入車用PCB領域的關鍵。

他以打入全球最大的汽車電子廠商Bosch的過程為例,單是先前對產品的驗證期就長達3年,而在這3年的過程中,Bosch不僅要求敬鵬做出167個考試板 (係指針對不同條件所進行的產品測試)與576個樣品,前前後後共派出專業的工程人員到敬鵬廠區考察38次。

黃維金進一步解釋,以每一個樣品花費3~5萬元的成本計算,單是產品的認證過程,就需要投入數千萬的資金,公司規模較小,或是技術管理能力不足的廠商,難以通過客戶的驗證。

然而, 一旦廠商能夠順利打入國際大廠的供應鏈,不但會帶給公司長期穩定的訂單,也由於高進入障礙的產業特性,因此公司營運的成長空間相對擴充,他說:「目前下游客戶對於車用PCB板需求的量,以敬鵬的產能而言根本不足以供應,因為目前有資格生產的供應商,全世界屈指可數。」

【節錄自貿易雜誌2011年3月】

返 回 上 一 頁